用回忆的调调描述一段过往,也只是记忆中的零零散散。我们总以为某些事物的存在,会自然地提醒,那些走过的岁月。但是,若
有一天,它们不见了呢?你是否还可以没有提示地记起?
今天偶然走过那条被熟悉了十几年的巷道,但是却只见废墟一片,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只是一堆的被遗弃,以及拼命在外面心酸甩卖的商家们。我快速地用相机记下了这一切,虽然只是一场迟来的补救。但想想这样也好,面貌全非总比空空无一物,要好。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跟要好的小伙伴在那里的一家小店,第一次讨价还价,第一次独立做主,第一次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买了平生的第一双高跟鞋,只不过它是双“跑鞋”。穿着那双鞋的日子似乎每天都“趾高气扬”的,啊,想想那时的样子,自己都有些忍俊不禁,那些幼稚的、虚无的,“高度”。
当学生的很长的一段清贫的日子里,总会有意无意地路过这里,精心地挑选些小物,有时候是裤子,有时候是鞋子,而更多的时候则是袜子。在一翻精挑细选讨价还价后,满心欢喜地带着这些便宜的小货,搭载着夕阳一同回家,那时,简单的觉得,这样就是收获。
为了约会“鱿鱼王”的里脊肉,我们时常会从这里抄小道,穿越。虽然两旁的小商铺在拼命地吆喝“美女要买袜子吗?进来看看啊”,只是这时的我们丝毫没有驻足的愿望,于是我们事不关己的轻轻,飘过。
文化宫,是被任何人提及时,桂林人民都会第一时间定位到的坐标;文化宫,是和小香港一样让人不得不逛的小繁华。它承载了我太多美好的记忆,只是那些变迁,让人唏嘘,但是总会坚信,它更美好的,新呈现。
或许我不会一直生活在桂林,但愿在能够见证与记录的时间年轮里,用相片,用文字,和它一起,脚踏实地的成长。当许多年后,不管是我,还是那些和我一样爱桂林的你们,回来的时候,还能记得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