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试论减少和控制因不良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作者:刘煜东  发布时间:2011-08-10 17:18:31 打印 字号: | |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各个阶层,网络与未成年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诱使其走向犯罪的深渊,现实中未成年人因网络引发的犯罪日益增多,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网络如何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本文正是从这一出发点,探讨网络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并提出对策,希望能对理论界及实务界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网络诱因  预防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的出现,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我们的视野变得异常开阔,信息传播的速度成倍的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沟通也变得非常的便捷。但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未成年人。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育还不健全,他们的辨别能力有限,还不足以应付网络上数以亿万计的各种信息,往往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而追求新奇事物的天性使他们不断地探索着这个未知的领域,以至于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网络在使未成年人拓宽求知途径、创新思维方式、扩大社会交往的同时,也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吸引了未成年人的好奇和兴趣,不正确使用和过度沉迷网络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使他们心灵扭曲、人生改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于那些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成长并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网络在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社会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措施来防止网络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笔者带着这些疑问,收集国内现有的大量资料,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在这一问题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且尽可能的推动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切实的措施,为信息时代中国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一片净化的网络环境。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网络诱因

  第一、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

  由于未成年人还不成熟,自控力往往不及成年人。在网络游戏的巨大吸引下,他们很容易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据笔者调查显示,迷恋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中75%的人承认自己很容易上瘾;21%的人认为自己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15%的人认为自己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80%的人认为自己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由此可见,沉溺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是贻害无穷的。长时间的玩游戏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引起神经系统失调、生物钟紊乱、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紧张性头痛等,还会明显的导致学习成绩滑坡,旷课逃学,荒废学业。笔者粗略计算,按一天玩两小时计算,每小时两元钱,一个月得120元,而且网络游戏的花费与传统电子游戏的花费不同之处在于网络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所练武功级别达到一定程度后,游戏参与者必须还要花费额外的金钱购买使其功力增加的充值卡,俗称“点卡”。此外,要使自己扮演的游戏角色拥有别人不具备的功力和魔力,还需要花钱购买游戏中人物的装备。比如,游戏《天堂》中有的宝宝价值高达2000元,游戏《传奇》中一个魔力手镯和小刀需要600元才能购买。对于网络游戏瘾癖较深的未成年人,这些花费必然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家庭不能满足其金钱需要,势必采取其他手段来获得金钱,因此走向犯罪道路。

  另外,在未成年人最喜欢玩的网络游戏中,绝大多数属于砍杀、攻击、战斗、色情等暴力游戏。青少年长期玩暴力游戏,会使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在他们的头脑中得到强化,给多数人生观尚未确立,不能明辨是非的未成年人一种错觉——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未成年人社会认知不足,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沉迷于游戏会使他们模糊自己的道德认知,淡化虚拟游戏与现实生活的差异,因自控能力和分辨能力差,从而会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合法的。如果未成年人长期沉溺于这种网络游戏,不仅有损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而且容易引发违法犯罪。【1】近年来网络赌博也开始盛行起来,有关赌博的网络游戏、赌博网站大量出现,由于上网赌博下注相当方便,隐蔽性又强,因而吸引了无数人参与,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赌博不能自拔。我国的网吧大多设在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校附近,个别未成年人受不良信息诱惑因好奇陷入网络赌博之中,经常通宵达旦进行网络赌博,由于资金缺乏,往往通过盗窃、抢劫、诈骗等手段去获取,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第二、网络色情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

  大多数的色情网站和几乎所有的成人聊天室都没有对我国未成年人采取有效的限制。虽然多数色情网站和成人聊天室会标明“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得入内”,但是不采取有效的限入措施,完全靠未成年人的自律显然是行之无效的。这些标注和警告只不过更为好奇心强的未成年人提供一个明显的指引,表明这些地方的内容属于成人内容,刺激未成年人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进去看个究竟。据犯罪心理学分析,未成年人的性机能渐渐发展成熟,在这一时期,生理、身体发育很快,但其性道德的观念形成却落后于性机能发育的成熟,加之我国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落后,色情文化的污染很容易使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放纵地追求性刺激。【2】再加上未成年人本身喜欢模仿、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暗示,在外界色情信息的刺激下,很容易产生犯罪动机。因此,色情文化的污染是大部分未成年人性犯罪的直接诱因。

  第三、网络不良交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

  不良的交友方式容易导致未成年人混入不良团体,互相影响、交叉感染,最终走向越陷越深的恶性循环之中。一方面,有不少未成年人在接触网络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行为问题,如抽烟、逃学、夜不归宿、打架斗殴、偷钱、抢钱等,这类未成年人出现不良行为问题并不是因为沉迷于网络,而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家庭的原因,在被学校淘汰、家庭离弃之后,离散于社会之中,网吧是他们的“庇护所”、 “小社会”。经常在网吧上网,很容易结识这些问题少年,由于具有共同的爱好和类似的处境,他们很容易结成一伙,甚至走上结伙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更为多见的是,未成年人常常通过网络认识诸多网友,网络的存在缩短了人际交往的“距离”,为人际间的交流提供了“空间”和“心理”上的便利。在虚拟的网络中人们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进行交流,与对方畅谈自己的理想、人生和生活感受,抒发自己的情绪和情感。【3】共同的价值观、类似的生活方式以及不需要负责人的行为模式会使很多未成年人得以结成紧密的关系。

  正是因为网络时空的虚拟性,无法看到对方的真正面目和交友的真正目的,涉世不深、辨别力不强的未成年人有可能就会陷入困局之中。【4】一方面未成年人比较单纯,沉迷于网上“纯洁的友谊”、“浪漫的爱情”不能自拔,一旦受到挫折则会陷入痛苦之中,甚至因失败铤而走险,引发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人的这种网上交友的心理和行为,在网上设立专门的网站或网页,传播各类犯罪方法、手段,引诱、利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三、网络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

  第一、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完善网络环境

  首先,依法制网,加强网络法制建设。要建立和完善与网络社会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以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使互联网管理有法可依。目前,我国网络立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互联网信息监管的立法不多,而且规定过于简单、粗糙,针对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再加上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又带来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问题,使现存的法律显得明显滞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缺乏有效的措施。因此,应根据网络和未成年人的特点,加强网络立法。以保护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网络信息建设,以健康的信息统领网络阵地。要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要用正确的积极地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文化,给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适宜未成年人、受其青睐的优秀文化产品,陶冶未成年人的情操,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满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需要。同时,在网上构建新的未成年人教育理论体系,对未成年人进行专门的教育和引导。要组织有关专家开发未成年人思想教育软件,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未成年人网站的建设力度,要从软件、硬件两方面给予更多的投入,鼓励各相关部门或个人开辟更多更好的、为未成年人所喜闻乐见的网站。同时,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在全社会形成文明上网、文明建网的良好氛围。

  最后、运用技术,加强网络监控技术的开发应用。互联网行业是个技术性很强的行业,网络环境的治理往往受到技术能力的限制。因此治理网络环境技术手段非常重要,应该积极研究和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开发先进的科学的软件,有效地对网络内容进行监控、过滤、记录,尤其是要对网络色情信息的传播加以限制和控制。具体说来,要充分发展和运用技术手段过滤色情信息,进行信息检疫和网上消毒,自动识别和过滤色情内容,清除信息垃圾;要利用网络监控技术,进行网上监控,对不道德的进行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要加强对游戏软件开发的审查、把关和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色情信息的制作和传播,积极构建绿色上网通道,减少未成年人与网络色情信息的接触面。

  第二、家长教育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首先,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去除那些不良习气,只有家长自己不迷恋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果父母自己在家里的电脑里存放大量的淫秽电影、录像或者浏览过黄色网站,那么当小孩打开电脑时,就很有可能有意识无意识地观看到那些淫秽物品或者点开父母浏览过的黄色网站链接。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上网,教育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来帮助自己的学习,言传身教地告诉孩子们拒绝网络色情和网络暴力。

  其次,家长要尽力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建一个舒适怡人的环境。有条件的家庭要培养孩子学习之外的兴趣,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让未成年人过剩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丰富的业余生活当中去。充实的生活也是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一剂良药。和谐美满的家庭也是未成年人形成健康心理必须的要素,而心理健康的孩子犯罪的几率会很低。

  最后,对于处于生理发育期的未成年人,家长可以适当的给予他们生理方面的知识灌输,让其了解自己的身体。好奇心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一大诱因,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推动力。未成年人涉世未深,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充满问号,当同学谈及自己上网玩了一个游戏、在网上看到什么有趣的信息、或者观赏一部精彩的电影,没有上过网的未成年人也会去上网看看,去亲自体验一下。对于自己的身体也是如是,特别是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对自己身体变化感到困惑时,如果家长不及时给于足够的知识灌输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那么未成年人就会自己想办法去了解,而上网浏览查询相关信息无疑对未成年人来说是最有效和最便捷的方式了。没有经验的未成年人上网查询生理方面的知识,就很有可能进入那些非法网站,受色情、暴力和迷信的毒害。家长必须关注自己孩子的一言一行,对于他们的疑问要尽力去解答,同时教授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这样未成年人就能抵制一些诱惑。家庭教育处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线,父母应该负起教育自己孩子的主要责任。

  宣传打击网络犯罪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来减少网络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首先,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和使用。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特别是未成年人科技、体育、文化等大型活动场所建设,除各级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改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条件外,为了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能有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社区还必须设立自己的未成年人活动中心。要创造条件开辟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为社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互助、娱乐、健身和交往的场所,努力营造社区育人的一方净土。要充分开发社区内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少年宫、公园、体育馆、影剧院等场所的教育功能,吸引广大未成年人走进场馆,走进社会,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会生活,提高他们对美与丑的识别能力,使他们习惯于团队活动,善于在团队内进行沟通、传播和知识分享,将个体的发展机能传送至群体,直至发展出具备更强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成长个体,有效地增强他们抵御和防范不良风气和行为的能力。

  其次,加大社区文化环境整治力度。各级政府和教育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严格审查各种大众传媒的宣传内容和有效控制文化出版物的发行流通,严格管理各种娱乐场所的营业对象。【5】全社会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有书读、有事干、有去处、有玩处,在愉悦中获益的社会文化氛围,使未成年人能够在一个宽松文明、健康、有益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在这个背景下,街道、社区要联合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针对社区中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文化环境问题,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清理整顿力度。定期突击检查整治电子游戏机房、网吧,制定未成年人“安全放心网吧”监督员,推动网吧经营者履行安全上网承诺;对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行为,要结合“严打”依法严厉惩处,从重从快处理。

参考文献:

【1】 王云斌:《网络犯罪》,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261页。

【2】 沈德立:《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7页。

【3】 张玮:《网络让未成年人产生双重人格》,载《未成年人法学研究》2005年第8期。

【4】 张红薇:《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原因及教育对策》,载《教育探索》,2005年第10期。

【5】 孙景仙、安永勇著:《网络犯罪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第108页。

【6】 高广生:《为未成年人构建绿色网络环境》,载《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来源:全州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余作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