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人民法院车田法院,辖车田、两水两个苗族乡和一个河口瑶族乡的基层审判工作。三个民族乡散落在猫儿山北麓的四百多个村屯之中,山高沟深,地理条件复杂。车田法庭每年要审理八十件以上的民商案件。我作为县人民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深刻体察到了基层法官在民族地区审查案件的艰辛。
法庭的基层审查工作,既要体现法律的尊严,又要把案件审理成服判息诉,让双方当事人在一审中便能心悦诚服,实为不易。车田法院在几年来的案件审理中,始终坚持重调解的思路,力求判决案件服判息诉,调解案件案结了事,办好“铁案、精品案,和谐案。”每年的调解率和撤诉率都达95‰以上,实现了零错案、零投诉、零上访。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结果,往往是多几倍的付出。在法律法规的大框架之下,法官的重点贯穿在一个“情”字上。他们在调解中用亲情、邻居情、乡亲情化解一桩桩矛盾,了解一件件案件。
老百姓来法庭告状,总认为自己理由十足,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受了委屈,总要出口窝囊之气。车田苗族乡车田村贺某,代表某贺氏家族状告亲侄儿改姓氏,续接贺家香火。经法庭调查原告贺某二兄有一子,因其父去世后,一直与刘姓的外公一起生活,原告侄儿也带着父亲的遗产改为了刘姓,孩子争气,如今已由其外公供养着正在读大学。原告认为,他二兄只这么一根独苗,如今孩子是他供养大的,理该归刘家。双方玩起了姓氏和财产争夺战。法官们本着对少数民族地区民风、名俗的尊重,几次找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的说服疏导。法官们语重心长地劝他们,一个人的姓名,只不过是个标签而已,对这个人的本质没多大关系,我们看人要看这个人的人品,看这个人重不重情义,有不有孝心。双方今天抛开亲情为孩子的姓氏争论不休,还闹到了法庭,这对孩子是个多么大的伤害。如果影响了他的学业,损失就更大了。孩子是贺、刘两家的,父亲不在了,我们更应该为他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让他安心完成学业。今后等孩子大了,有出息了,他肯定会记得住你们的。双方互谅,对三方都好,如果你们真心为了孩子好,就有听劝,千万别闹了。法官真情的一席话,用亲情开启了原被告双方的心扉,双方闷在心中的芥蒂消除,重修和好。这宗案件也就圆满而结。
在法庭调解过程中,法官们不仅要善于找准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点,而且要把握好双方当事人的感情契合点,以寻求化解矛盾的最佳突破口。车田苗族乡脚古冲村有一刘姓两亲兄弟,为分配父母的遗产,争执得不可开交,最后棍棒相见,反目成仇。为出心中之气中,亲哥将亲弟告上法庭。在法庭的第一轮调解中,哥弟俩各执一词,针锋对麦芒,互不相让。待双方各自宣泄了自己心中的怨气之后,法官们才心平气和地从“血浓于水”的亲情角度来感化哥弟俩,指出同胞兄弟对簿公堂,同室操戈,不仅伤害了兄弟间的同胞骨肉之表,更是上对不起祖宗先人们的在天之灵,下对不起子孙后代。这次,哥弟俩听了法官们出自肺腑的劝解,各自低下了头。法官们继而根据哥弟的感情契合点,深一步从情感与法律的角度开导他们,哥弟俩明白了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终于放弃前嫌,握手言好。
山区的少数民族,有豪爽好客,薄财重义一面,同时也有对法律知识的欠缺,性情偏激的一面。遇到不平之事容易上火,矛盾纠纷也容易激化,往往因为一些小事而扩大矛盾纠纷,两水苗族乡社水村山边组一蔡姓农户和一赵姓农户,因饮水与农田灌溉争水而产生矛盾。两农户上下相隔五、六十米远,上边户的蔡某要饮水,下边户的赵某要灌田,而水源却很小,种田户赵某为引水灌田的,把饮水户蔡某的引水管砍作三截。蔡某一家见赵某砍了自家的引水管,火冒三丈,便出动人员将赵某的引水渠挖断,赵某见了更是火气冲天,拿着大锤把蔡某建在水源处的蓄水池敲烂,矛盾一再激化。蔡某便将赵某告上了法庭,请求损失赔偿。车田法庭的法官们一边稳住双方的偏激情绪,一边亲自爬山翻岭来到现场勘察,还当场召集双方进行和掌调解。但是双方的气头还没有消,一开始就互相攻击。法官们和调的火候还未到,便劝双方各自回家,设身处地的站在各自对方的角度上,冷静地为对方考虑一下,在遇到了一个人不能抵御的灾难而恳求左邻右舍的故事。指导出他们两户都单独处在山边,万一碰一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还得靠互相帮助。结了怨,两衣都没有好处。再说,人畜饮水又用得了多少呢,只要不浪费水,灌田也不成问题。这是两全其美之事,根本没有必要伤害邻里之间的感情,双方听了法官们的耐心劝解,触动了各自的心灵,都为自己的偏激和鲁莽而感到后悔。被告赵某当即答应,另砌一个经原来水池要大一半以上的新水池,新水池蓄满水,既可供蔡某家的人蓄饮水,又可灌溉自家的责任田。案件得到了圆满完结,皆大欢喜。
车田法庭直接面对三个民族乡各少数之间的矛盾纠葛,在处置这些矛盾纠葛时,法官们不仅要有法律素养,还要有耐心和智慧,更要熟知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意和民情。根据案情的不同,用亲情、邻里情、乡亲情等情感契合点,触动双方当事人的情感,化解他们各自的心中涌动的纠结。法官们坚信,人是有感情的,只要当事人读懂了“情”字,矛盾终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