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上有一个修鞋匠,自我有记忆开始就已经住在这条街上。
听妈妈说,他老家穷,姊妹多,没办法生活才到桂林来谋出路,来到桂林后没别的手艺,唯独修鞋的手艺一流,就带上工具在街边给别人修鞋赚钱。
他的工具其实很简单,一块胶皮,一点胶水,一个锤子和一些散落的钉子,经过他的敲打、组合,破旧的鞋子又恢复到崭新的模样。要价也不高,磨底的鞋子加一个底1元,补鞋面一只鞋1.5元,遇到一些难缠的客人还价,他还会用那地道的湖南腔笑着答道:“要得咯。”因为价格划算,态度好,一来二去,来找他补鞋的人越来越多,但他永远是那副模样,坐在街边,低着头、猫着腰给人补鞋,有时会笑着抬起头跟别人搭个话。
后来听妈妈说,这条街当时的街道办主任有个小女儿,精神不太正常,主任为女儿将来有个依靠,自作主张把她嫁给了这个修鞋匠,还给他们抱养了个女儿。“那修鞋匠会愿意吗?”我好奇地追问。“有什么不愿意的,好歹在桂林有了个家。”妈妈平淡地回答。
再后来,我们从老街上搬走了。没多久,由于旧城改造的需要,老街纳入了重建的范围,路面扩宽了,两边的高矮迥异的房子被拆掉重建,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地排列,经营各式商品的门面如雨后春笋般开满了街头巷尾,这条昔日宁静的老街俨然成为一条全新的商业街,却全然没了往日的沧桑和穿越历史的风情。
一天,我那双花重金“败”回的鞋磨底了,又不舍扔掉,妈妈突然记起了那个修鞋匠。“都这么多年了,不知道他还在不在呢。”我一边嘀咕,一边拎上鞋跟妈妈出了门。
“喏,那不是嘛。”妈妈指着街角的方向对我说。我顺着看去,当年的小鞋匠已经变成了老鞋匠,还是记忆中的姿势,低着头、猫着腰,脚边的工具零散陈旧,与周围画栋朱帘的建筑相比显得很不协调。
“师傅,还记得我没有。”妈妈走过去,笑着打招呼。修鞋匠抬起头,笑着答道:“记得咯。”妈妈把鞋递过去,和修鞋匠聊了起来。“老婆在家哪?”鞋匠没停下手里的活,嘴朝街边一呶,“在那边坐着呢,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我这才留意街边坐着的那个女人,花白的头发,衣着朴素,带着憨憨的笑望向我们。
“女儿蛮大了吧?”“嗯,出去外面打工了。”“哦,那你现在享清福了。”“唉,女儿赚了钱就知道自己花,也没见拿回家里。”在这一问一答闲聊间,鞋补好了。我掏出5块钱递了过去,老鞋匠边找钱边说:“现在胶皮涨价了,补鞋底一只鞋要1块5咯。”
走时,我回过头看了看这位修鞋匠,他仍低着头、猫着腰,拿着一只鞋粘胶、敲打,一抹阳光照射在他的白发中间。此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质朴、踏实的老人经过岁月的敲打透露出的坚毅、满足,平凡之中是那么的不平凡,清贫之中是那么的安乐,他敲打鞋子的声音敲出老街的念想,也敲进了我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