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音乐不是杀手

作者:徐素珍  发布时间:2013-08-19 10:23:10 打印 字号: | |

是否有那么一首歌深深地埋在你的脑海,曾经有力的拨动过你的心弦,不经意间沦陷在某种虚拟的情节里,回味好长一段时间,久久不舍忘却。如果有,你是否还记得那首歌的名字,此刻的你,是否还描绘得出当初的感觉。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竟然还有着清晰的记忆。

那首歌叫《都是月亮惹的祸》,记得那时上初一,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家里终于换掉了使用了多年的破旧黑白电视,还装上了有线电视,可以随意的挑选喜欢的栏目。

某天在无数次按动遥控后,停在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那时还叫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人们习惯叫中央三台。

绚丽的舞台,迷离的眼神,悲伤的旋律,落寞而充满磁性的声音,台湾歌手张宇现场演绎的《都是月亮惹的祸》彻底俘虏了我,一颗心终究被融化,情不自禁的置身情节中。

某个人在对耳边低诉着什么,似是海枯石烂,似是地老天荒,沧桑的声音传达着别样的情怀,多年后,我懂得了,那种感觉叫做懵懂的情愫,歌声传达的是一种被爱的幸福,而我左耳听到的原来是甜言蜜语和绵绵情话。

人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包括音乐。对于音乐,我想说,只要是好的就该是世界的,当然说的是音乐,而好的音乐定义很简单,能够直达人们心灵深处的。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布达佩斯之恋》,吸引我的并不是女主角倾国倾城的美貌,也不是特殊时期背景下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我想,我惊叹于音乐的魅力。

钢琴曲《忧郁的星期天》,一首要命的乐曲,听到它的人遍布全世界,据说还有140人听了此曲之后自杀身亡。 

也许,听起来有些毛骨悚然且夸大其词,但是,我却相信了,因为它出现在二战时期的匈牙利,故事中创作这首曲子的男主人公是一个贫困潦倒的德国籍青年,他自身的不得意,他的梦想的遥远,他的国家动荡,他的爱情的不纯正,他的一切一切,都像是为这首歌的精髓做着铺垫。

听懂了这首歌的人,就像是听到了耳边上帝反复说着的,有尊严的死去比没有尊严地苟活要好,有时候,死亡有一张漂亮的脸,生命却常丑陋卑贱,不堪入目

听懂了的人,在陆陆续续死去,有贫富贵贱的,有漂亮丑陋的,因不被爱,因国家动荡,因生死的不确定性,因着太多的让他们觉得活着没有尊严的事情。

创作曲子的人起初并不懂得藏在音乐本身后面的强大力量,那时的他只在乎音乐制作上的成功,听到自己的曲子变成了死神,他伤心欲绝,欲跳河寻短见,所幸被爱人救下。

可是,他还是死了,死在自己的为《忧郁的星期天》谱写的歌词里,这次,伴着他的,不是录制的钢琴弹奏曲,而是最爱的女人的美妙的歌声,他听到了死神的召唤,因为他感觉到了不自由,弹琴的不自由,爱人的不自由,就连好好的活着都变得不可预测,生命原来这般丑陋卑贱

我并不是很喜欢电影的结局,显而易见的因果关系揭开故事要表达的主题,却缺少了些想象和思考的余地。

音乐不是杀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背后深层的死因。 

当然,音乐肯定不是杀手,它没有武器,它不会动,它只会让人放松,从而认真的聆听,听到内心深处不断回响着的叫嚣,做出某种行为,这才是死者真正的死因。

人类是感性的,而音乐会让人变得更加感性,它是身体里贮藏着强大爆发力的“残疾人”,只要你稍一懈怠,它轻轻伸手,就能瓦解你的坚固的思想城墙。

音乐更是诱人的,时时刻刻伺机诱惑着我们走近它,拜倒在它的魅力下,还保有激情的高呼万岁。

即使这样,那又怎样呢,我们仍仍爱它,因为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了火花,一幕一幕传达着不同的生活。

来源:临桂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王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