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第一天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这次艾滋病日有“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等丰富的主题,其中联合国提出的防控艾滋病“三零愿景”,即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引发了人们的热切关注。
1981年,自从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后,艾滋病便在全球病毒式地蔓延,一时间成为了社会的病痛。在经过全球的共同努力后,艾滋病的防控态势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2012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由其致死的人数均有下降。
虽然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关爱艾滋病人的广告,但是要真正做到“零歧视”其实是困难的。在我国,在社会交往、消费、就业等方面,歧视艾滋病患者的现象屡见不鲜。溯其本源,其实还是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的问题。歧视最严重的首当其冲还是就业。比如,在广东,虽然当地删除了艾滋感染者不能当老师这条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还是有许多隐形的“门”,实现平等就业是那些艾滋病患者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心底最强音。
非常矛盾的是,虽然一方面艾滋病不通过皮肤接触传播的常识正在普及,但另一方面各种歧视则依旧顽固存在。防控艾滋病不仅是一项医学课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课题。而要实现零歧视,既需要社会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更离不开国家有力的制度保障。在一些国家,为了反对歧视,他们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并设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来监督保障,这些积极的做法都可以被借鉴。
要做到零艾滋,必须努力做到零歧视,或许你我能做的很少,但是社会需要温暖,我们应该共同携手,一起承担,这是我们共同的社会责任。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改变,让我们一同努力地去慢慢消除歧视艾滋病患者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