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学实务 > 调研成果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作者:伍秀春  发布时间:2015-09-23 15:50:13 打印 字号: |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伴随着这一进程,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是易引发犯罪的群体,也是容易实施犯罪的群体,关心、关注这个群体是全社会应尽的责任。近年来我院少年法庭审理的刑事案件中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下面笔者谈谈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现阶段主要指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广大留守在农村得不到正常结构家庭抚养的农民工未成年子女。

一、引发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调查分析,发现此类群体违法犯罪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下:

 1、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留守未成年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实际监护责任往往落到家里老年人或亲友身上,而他们往往因农活多、精力不够等原因,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代沟”及情感隔阂等因素又导致对留守儿童的约束偏弱,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较少。而未成年人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易受周围环境、同辈群体影响,缺乏正确是非观念引导,加之由于老年监护人或亲友监护不力,防范意识差,对未成年人不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或性教育,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特别是未成年女孩,缺乏对性知识最起码的了解和认识,往往成为性侵害犯罪的主要对象。

 2、学校教育不足。由于大部分学校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在法制教育、道德培养和心理辅导等方面做得不够,农村留守儿童遵纪守法意识淡薄,心理防线脆弱,在缺乏正确引导的前提下,一不小心便走入极端,甚至引发刑事犯罪。

 3、社会功能的弱化。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弱化,机构萎缩,难以承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重任。而社会不良风气又给留守儿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留守儿童极易违法犯罪。 

 二、控制和预防留守儿童犯罪的对策建议

 1、一要增强留守儿童家庭的责任意识。预防留守儿童犯罪,家庭是第一道防线。父母不能完全缺位,要积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全方位的介入,相关部门要通过媒体等多种途径,引导在外务工人员既要抓家庭经济,也要抓孩子教育,不能完全放任孩子不管,要经常以电话或书信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要经常与子女在家的监护人和老师沟通联系,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必要时要常回家与子女进行面对面沟通与交流,用亲情感化孩子。

2、完善学校教育,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管理体制学校教育是培养农村“留守儿童”法纪意识的关键环节。要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必须纠正重智育、轻德育,注重思想教育、淡化法纪教育的错误思想,要从素质教育高度出发,明确教育目标,提高教师素质,调整课程设置,建立法治环境,突出法纪教育实效。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法制等方面的指导教育。

3、有针对性地健全法制。目前,《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对保护中国的儿童权益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使得这些法律的滞后性一览无遗,对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立法需先行。

4、实施有效的司法预防。同时公检法等司法行政部门要实行有效的司法预防。一方面,依法严厉打击涉及侵扰学校、学生的案件和教唆、胁迫、引诱农村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家庭、学校、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遵照党的“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侧重于教育,着眼于感化,立足于挽救,特别是在案件审理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对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司法保护。

5、强化社会功能,完善社会福利救助体系,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跨区域生活救助和社会服务,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同时加强综合治理,重点整治学校周边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场所,帮助留守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社会、学校和家长要对他们进行有关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网络的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载于赵胜营《农村留守学生犯罪问题研究》(《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

2)、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

3)、赵珩《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成因和预防对策》,载于中国期刊网

 

4)、王道春《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刍议》,载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03

来源:全州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见习编辑:杨佟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