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手持干戈 心向莲花
——研读十九大报告,五四青年话使命
作者:秦璠  发布时间:2018-05-07 16:24:02 打印 字号: |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是人民司法事业的根基所在、血脉所系、力量之源。“人民法院”,人民二字,重比千钧。党的十九大闭幕后,如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如何提升群众满意度,成为摆在每一位法官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成为检验每一位法官形象的镜子,使我们更加坚信一个道理:人民法院工作想要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信赖和信服,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这样,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才能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才能立威于众,取信于民。

在法院工作的三年里,记不清多少次看着当事人怒气冲冲或伤心无奈地走进法院;记不清多少次被当事人因误解或不懂法律而遭到责难甚至谩骂;记不清多少次跟着法官顶着烈日骄阳抑或狂风大雨上山下乡、走村串户;记不清多少次听着我们的法官释法明理、苦口婆心的调解;记不清多少个晚上和同事们坐在单位的电脑前加班加点地工作。我也曾想,这份工作真是辛苦。但当我们把火药味十足的矛盾纠纷平息,当我们把赡养费送到风烛残年的老人手中,看到他们脸上质朴的笑容,听到他们真诚的感谢,我心里满满的成就感。我想,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吧。

上个月27日,一面鲜红的锦旗送进了我院执行局。两位平均75岁高龄的老人激动地握着执三庭秦庭长的手,感谢再三。十八年前,她们分别借了万余元给被执行人石某,但石某一直未偿还债务、逃避执行,甚至下落不明。多年来,法官无数次前往石某家里,均无功而返。425日凌晨,执行干警收到消息,再次赶到石某家中,将其从被窝中抓出。经过反复劝说,石某终于向亲属借钱,完成了履行。整整十八年,法官从来没有放弃过一丝希望,从来不敢辜负人民眼中的期盼。因为,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都说崇高的事业,始于平凡的努力。法治精神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法治建设的完成并非一朝一夕,但我们一直在努力:一份诉状就是一份期盼,一份判决就是一份抚慰,一次调解则意味着一方的安宁。法槌声起,罪恶在这里终止,正义在这里实现,对手在这里握手言和,仇恨在这里烟消云散。手持干戈,心向莲花,这是我们每一位法官的梦想,也是所有坚守在政法工作一线干警的梦想。

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实现公平与正义,人民法院任重道远;落实司法为民要求,人民法官当仁不让!实现法治梦,托起中国梦,我们青年正当时。朋友们,如果你是骏马,那就奔驰吧;如果你是雄鹰,那就高飞吧。党的誓言犹在,法治的信仰犹在,让我们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

来源:灵川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邬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