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科技助力司法体制改革 灵川法院全力打造“智慧法院”
作者:秦璠  发布时间:2018-05-31 08:51:37 打印 字号: | |

当大数据时代扑面而来,灵川法院主动拥抱现代科技,紧跟时代潮流,将信息技术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审判、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努力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法院组织、建设、运行和管理形态,大力推进符合司法规律、满足群众需求,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审判智能服务初见成效

(一)全面升级科技法庭

灵川法院致力于“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科技法庭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科技法庭信息化建设,促进审判管理工作规范化。目前,全院共有7个科技法庭,每个科技法庭都配备了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展示的“三同步”功能,展示电视及审判席和当事人席上的显示屏可以同步显示证据,书记员庭录、庭内人员活动状况等,更加充分保证了当事人和旁听人员的知情权。目前实现全部案件都在科技法庭开庭,做到每庭必录,按时优质地完成上级法院提出的工作任务。

另外,3号审判庭还引进了语音识别庭审系统,将庭审语音同步转成文字生成法庭笔录,探索人工智能和语音大数据在庭审中的应用,实现语音向文字的同步智能转换,并对数据进行自动保存归档,保障庭审数据的安全性。平台采用的人工智能辅助修订等技术,实现录入结果自动纠错,有效减轻了书记员的工作强度。

(二)引入文书纠错系统

文书纠错系统有自动查错功能,对法规名称书写不规范、裁判文书要素缺失等,可进行自动查错提醒纠正;同时,还可进行自动排版、自动附加法条等功能。该系统在应用中通过软件校验作用的发挥,减少和避免法律文书在格式及内容上的硬伤性错误;通过软件代替人工调整文书格式,避免了主观疏忽因素的影响,更加有利于法律文书格式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对文书信息点的校验以及格式化生成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都大大超出人工,充分体现了高科技工具的优越性,帮助法官摆脱了大量简单重复劳动,腾出更多的精力审查事实证据、思考法律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法律文书质量,实现了法律文书的高效化、统一化。

(三)运用智慧审判系统

工作人员轻轻点击着鼠标,就可以调阅全院审判、执行、司法公开等各方面数据信息,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开展流程管理工作。对可能违规、“踩线”的流程节点、时限实时自动检测,即时提示、预警、跟踪。全部的数据通过智能绘制关系图谱,生成精准的分析研判服务,一目了然。

(四)采用电子签章

因法院辖区面积较大,长期以来派出法庭都需要驾车回到院部复印文书后逐一盖章,面临着成本高、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制定了电子签章管理制度。法官在完成案件审理后,可以立即制作裁判文书然后通过内网提起电子签章远程申请,电子印章管理人在院部轻点鼠标就可以加盖好电子印章,业务庭可自行印制,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

(五)推广微信等公众平台

打开灵川人民法院的公众微信号,点击菜单即可选择进入法院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可以搜索查询开庭公告、已生效的民事判决书和被执行人信息等,还可以获取法院详细地址和不同部门的联系电话等。这种在线化的司法方式为当事人实现自已的权利提供了经济、便利、高效的保障,大幅提升了司法的公开程度。

二、面临的问题及深化改革的措施

虽然在利用科技助推司法体制改革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应当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制约仍有不少。例如,我国有关在司法程序中运用科技手段的法律规范还不健全,改革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受现行法制约;司法体制中互联互通的网络架构尚未全面覆盖,各部门、平台间的数据对接、共享进度缓慢,数据来源不足且应用不深;人工智能化应用囿于成本、技术、人力、观念、习惯等因素未广泛推广,人机无缝互动的场景尚未形成,现代科技在司法体制中的动能尚未充分释放。

面对这些问题,解决的办法仍在于科技手段的利用,我们需要进一步借力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综合应用,唯有如此,才能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变革原有的司法体制。我院将继续积极探索“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审判执行工作的全面结合、深度应用,加快建设成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三全”智慧型法院,切实发挥先进科学技术对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的重要保障作用。

来源:灵川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邬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