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创勇为:法院迎来更大挑战
2021年,七星区法院全年收结案量再次突破历史新高,新收案件数达到19643件,结案18051件,分别同比增长115.76%和105.26%,员额法官人均受理新案632件,日结案数达2.3件。与爆发式增长的案件数量相对应的,是金融类系列案件、民商事疑难复杂案件和涉民生案件数量的大幅增加,加上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类案件被划入该院集中管辖,在目前从事审判业务的法官、干警人数不足百人的情况下,案多人少矛盾更加凸显。
法官采用升级后的电脑阅卷系统阅卷
解决矛盾的方法无疑是同步地提高业务办理的综合水平,引入智能化工具分担人工,减少重复劳动和机械劳动的频率。过去5年,七星区法院通过一系列硬件改造和技术升级,安装了“华宇”办案系统、庭审记录系统、庭审同步语音系统、“云间”法庭,开通了人民法院送达平台、广西移动微法院,并主动研发了线上全流程诉前多元解纷平台金融案件专版系统,在信息化办案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陆续完成了对全院业务庭室的信息化办案技能培训,基本具备了开展“无纸化”试点的能力。
2021年11月,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智能卷宗无纸化办案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经市中院指定,七星区法院成为全市首个开展“无纸化”审判试点推广工作的基层法院,随后,该院指派多次在信息化审判技术改革活动中承担了“领头雁”角色的立案庭速裁组,作为本次试点工作的具体执行团队。
七星区法院副院长黄智云,是该院“智慧法院”系统工程的带头人之一,他也是本次试点项目的总负责人。黄智云表示,本次试点的主要任务,是对新开发的“桂法”智能卷宗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桂法”)进行测试,该系统以电子卷宗的应用管理为特色,为审判全面推行“无纸化”操作提供了基础性支持。但是,如何将它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法院人的主动探索。
找准突破:严谨论证科学制策
经过讨论,负责人决定以简易程序办理的系列案件,作为试点启动的突破口。简易系列案件内容相对简单,不容易涉及疑难复杂法律,更便于在办案流程上测试新技术和新模式,系列案件本身又具有资源消耗大的问题,也天生契合“无纸化”审判的节能提效试验目标。很快,一起包含43个信用卡纠纷的系列金融案件进入了试点执行团队的视线,被选定为首个采用全程“无纸化”审判的案件。
根据试点执行团队的日常工作经验,他们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两个方向的技术攻坚难点:一是“桂法”系统能否与法院原有的信息化审判工具进行嵌合,二是该系统能否让原来分散在各个审判环节上的信息化工具实现串联。经过反复试验和大量技术攻关,最终上述难点被一一攻破,而这起系列案也以15日结案的历史记录,成为七星区法院自主打造智慧审判系统工程的关键转折。
执行团队首先研究了“无纸化”技术的应用障碍,发现在立案送达环节就存在着技术应用限制。原因是立案、送达一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2021年七星区法院已经通过“线上全流程诉前多元解纷平台”金融专版系统的应用,完成了电子卷宗一键生成和同步入网实验,但立案之后仍然需要各庭室自行送达,而送达的情形十分复杂。
一直以来,法院送达都依靠“手过手”式的多手送达方式,送达材料在邮寄、公告、送达组之间来回流转,遇上跨省、跨境送达和送达地址不准确、对象不正确的情况,还要增加流转程序和重复补充材料。“人民法院送达平台”和“广西移动微法院”为电子送达提供了通路,却仍然无法解决多手送达造成的资源重复消耗问题,也未能实现立案送达的衔接,这就必然造成“桂法”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出资源集约和流程精简的作用。
因此执行团队确定下思路:先解决组织协调问题,再解决工具嵌合问题,最后解决系统打造问题。
七星区法院的“云柜”,提供中间储存功能便于随时调阅卷宗
在执行团队的建议下,七星区法院在立案窗口新设立了材料收发扫描中心和集约送达中心,将立案材料收取处置和法律文书送达,分别交由两个中心集中办理,同时对两个中心的内网信息库进行连通,让两个中心集合办公,再利用“桂法”的卷宗智能编目功能和信息转存读取功能,与“线上全流程诉前多元解纷平台”系统嵌合,不仅成功实现了立案送达的衔接,还顺带验证了电子卷宗制录入库和多环节流通共享的可操作性。
内部组织协作机制调整完成,技术嵌合和系统打造便没有再遇到太大阻碍。
全程全面:试点创新久久为功
在审判环节,各种资源消耗最多的是阅卷和庭审。由于系列案件信息量大、证据材料多,法官往往要抱着成堆的案卷做分析、标笔记,开庭时法官和当事人在几十上百本案卷里手忙脚乱地翻找材料是常态,废寝忘食地开庭也屡见不鲜。
试点开始后,执行团队将“桂法”的“云柜”功能和“华宇”办案系统进行嵌合,案件办理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内网调取出“云柜”中暂存的电子卷宗。在系统内,法官可以在电子卷宗上标注、笔记,标记和查阅痕迹会被系统完整保留,电子卷宗通过内部网络覆盖的法庭内置电脑,可直接应用于庭审,配合上庭审记录系统和电子签认系统,不只是让法官和当事人真正做到了“空手上庭”,还大大提高了卷宗的安全性。
如果说电子卷宗的应用是本次“无纸化”审判试点工作的核心,那么法院能否在硬件上“自力更生”,就关系着这个核心能带动多大功率。
材料收发扫描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立案材料进行数据采集
七星区法院为此做了充足准备。除了前面提到的数个已经投入使用的智能设备系统,七星区法院还在2021年底完成了全院专网升级改造和国产计算机安装调试,进一步优化了电脑阅卷系统和内外网融合。优化后的电脑阅卷系统新增的左看右写、多页对比、阅卷标记、复制粘贴等便捷化功能,极好地贴合了快节奏阅卷和大批量阅卷的需求,内外网融合则为线上质证提供了前提条件,使电子卷宗的应用能够彻底贯穿立、送、审各个环节。
审判结束后,“无纸化”技术还在继续延伸。执行团队通过对“桂法”的电子卷宗智能编目功能与“华宇”办案系统嵌合,使其在卷宗归档管理方面也展现出了奇效。
“桂法”的功能可以对扫描文件的信息主动识别抓取,并据此对案件材料实施自动拆分、自动标注和自动编目,一方面,它完全免除了手工制卷、整卷、装卷的步骤,使案件卷宗制作实现了“无纸化”;另一方面,它与案件信息管理系统连通后,即可由法官操作电脑进行线上归档,由此也最终实现了卷宗库的“无纸化”。
系列案件的主办人,试点执行团队成员易颖法官介绍道,本次采用“无纸化”审判办理的简易程序系列金融案件,确确实实做到了电子立案、电子送达、电脑阅卷和“无纸化”庭审,证明七星区法院已经具备了全流程“无纸化”审判的能力。下一步,试点工作执行团队将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继续完成技术难点攻克,尽快解决拟稿签发“无纸化”,和庭审同步语音系统、线上庭审系统普及适用,为全面实现“无纸化”信息技术在审判工作中的应用,创造完善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