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法官手记——“望闻问切”修补亲情缺口
作者:钟金梅  发布时间:2024-04-28 10:21:10 打印 字号: | |

法庭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非利益的角斗地、人生百态的修罗场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爱恨情仇朋友反目、夫妻分飞,兄弟阋墙,但同样也有破镜重圆,和好如初,一笑泯恩仇。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法官就要在千丝万缕中抓住主线,在鸡毛蒜皮中厘清是非,将恶化的矛盾拨开肌理,将法理、情理、事理贯穿说清说透,最终打开‘心结’,不仅实现公平正义,更能胜败皆服、案结事了。

今天的这篇工作手记,记录着一位88岁母亲从郁郁寡欢到喜笑颜开的变化,也记录着兄弟姐妹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的过程,法官以亲情为笔,书写了一个家和万事兴的完美结局。

望闻问切”,病症初现

2024年2月初我受理了一起因土地征收补偿款引发的家庭纠。该案为一家人因平昭高速项目征地补偿款分配起了争议,原告是母亲和她的两个小女儿,被告是母亲的小儿子,第三人是大女儿和大儿子,三方都是血缘至亲。涉案的土地补偿款39万元全部给小儿子领取保管,母亲认为她的份额她要自己保管两个小女儿虽已经出嫁,但在夫家并未分配土地,征用的土地上有自己的名字,也要求参与分配大女儿在夫家分有土地,不再参与本案分配;大儿子领取自己份额的土地补偿款,也不参与本案分配。

    看到诉状,我陷入沉思,这位老母亲88岁高龄,她是跟随谁居住呢?是她真实意思要起诉吗?两个小女儿已出嫁十多年了,是见利要分还是另有隐情?我赶紧去立案庭先了解一下案件情况。立案庭工作人员小梁一听这案件,答道:“这个案件我印象深刻,我们是去大发乡司法所立案的,老奶奶坐不了车,只能坐船到大发乡,我们驱车前往立案,老奶奶亲口说想要自己那一份补偿款,她两个小女儿也态度坚决就要按诉状分,我们想做诉前调解,奈何被告电话打不通,只能先立案进来了。”听了小梁的话,我对刚才的疑问有了大概的答案。  

    目前首要任务是得先联系上被告,询问原告及第三人后,他们都没有被告的联系方式,看来被告跟家里人的关系处得很不好一家人连电话都没有。于是我拨通了大发乡大田村委王书记的电话,在书记的协助下顺利找到被告的联系方式。

“你好,我是平乐法院钟法官,你母亲和两个妹妹起诉你……”我话还没说完,对方就急冲冲的答道“都是这些兄弟姐妹在捣鬼,我妈不会起诉我的,都是她们在代替我妈起诉我。我是一分钱都不会分给她们的。”说完直接电话。这个案件可是个硬骨头,我心里默念

    上门问诊”,送法下乡

   大发乡大田村委与昭平接壤,距离县城两个半小时的车程。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晕车,不便前来开庭,在做好前期准备后,决定前往大田村委进行巡回审判公开开庭审理。

车轮滚滚蜿蜒前行,沿着碧波荡漾的桂江,穿梭在无边的绿色里。漓江、茶江、荔江汇聚而成桂江,气势磅礴,深不见底。我想,喝着桂江水长大的人,一定像这桂江水一样,有着大气包容的胸怀和气度。我有信心,要将这段恶化的母子关系找出病症,剔除矛盾,修复感情。道路蜿蜒崎岖,我们的心情也从欣赏转为紧张,再到疲惫,不到三十公里的路程,竟然足足用了三个小时!

到达大田村委,王书记热情递上一杯热茶,瞬间把坐车的疲惫赶走。案件的当事人都已经全部到齐村委,被告的妻子也早早守候在一旁,被告则站在妻子后面一言不发,老母亲与三个女儿坐在一边,大哥面无表情地看着我们,仿佛一切事情与他无关。

“其实,我们并不想分征地补偿款,是被告太过分了,老母亲吃饭都是有上顿没下顿,住的地方又破旧,母亲生了你们这两个儿子,年三十留老母亲一个人过年你们良心怎么过得去”三个女儿泪流满面,控诉两个哥哥种种不是。还有小哥,你不想养母亲,甚至连征地补偿款一分钱不给母亲,要不是你这样蛮横,我们何以要法庭相见。两个妹妹仍在数落着被告。

听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话我大概掌握了这个情况,母亲现一人居住在老房子,户口跟着被告,但被告未尽心赡养老母亲,现在的征地补偿款又一分不给母亲,三姐妹气不过,在多次劝说未果后一纸诉状诉至法院。合议庭讨论后,认为这起纠纷属于家庭纠纷,还涉及到老人的赡养问题,决定把土地补偿款分配和赡养老人纠纷合并一起调解。

没等我们开口,被告的妻子便像倒豆子一样全部数落出来又不是我们不养,我都给了3万元土地补偿款给她了,她这么偏心大哥,大哥他也要出一份呀

我说过你们家出多少,我一份钱不少的给母亲,你不要无事生非大哥气急败坏的说道。

原来,大儿子和小儿子因为赡养老人在互相推卸责任互不相让。眼见着几个两人各执一词,马上要大打出手,我立刻制止并重申了法庭纪律,稳控住场面。

“直击病灶”,药到病除

   庭审一下子陷入僵局后,我意识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案件的症结还是得先把老人的赡养问题解决,后面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打算从老人赡养问题入手。

你们都是一家人,这个案件不管怎么判决都没有赢家,你让全村人怎么看待你们这一大家子呢我的一席话,让全家人都沉默了。被告也终于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不是不养母亲,因为母亲与你们嫂子合不来,母亲不愿意跟我住。”大哥听后不依不饶:“不要说那么多,不想养你就出钱啊,你出多少我就出多少。”“你是大哥,常言说得好,长兄如父,应该是你带好榜样,你弟跟着你做才对啊!”法官及时劝告大儿子。

我们决定通过“背对背”逐个击破的方法分别疏导调解,运用情、法、理相结合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先是向被告及其妻子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让他们明白孝敬老人、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随后又从情理上劝说他们:“人终有一老,你们也应当给晚辈们树立榜样,你们自己也有两个儿子,等你们老了之后又希望自己的子女怎样对待自己呢……”

一法一情,在我们的引导、劝说下,被告也逐渐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当场表示同意把征地补偿款分一份给母亲养老。见被告的妻子正要插话,我立即打断她说到:“你应该支持你丈夫,家和才万事兴。”“我们听法官的”最终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耐心的调解,被告及其妻子同意当场补偿6万元给老母亲

见此,法官当即趁热打铁,继续开展新一轮调解。经过不懈努力,三姐妹终于释怀,表示只要母亲以后的生活有保障,她们自愿放弃分配土地补偿款,第三人大儿子主动从他自己领取的土地补偿款中拿出6万元给老母亲。说完法律上的事情,我也要跟你们聊聊感情。你们作为儿子,应当帮老人家把老房屋修缮完毕,保证老人家吃住不愁,做儿女平时多关心老人,老人家也要一碗水端平,理解儿女的辛苦。”一家人连连点头。

一家人从最开始的剑拔弩张到各让一步,最终一致同意接受了这一方案,矛盾得以圆满解决。

“母亲八十八岁了,我也六十多岁了,钱都是身外之物,家人健康和睦才是最重要的,我以后要以身做则,要有大哥的样子”大儿子动容地说道。被告的眼框也红了,哽咽说道:“我以后会对母亲好的。”随后,两个儿子搀扶着母亲,三个女儿依偎在身旁,在法官的见证下合照了一张“破镜重圆”后的全家福。王书记对合议庭坚起大拇指:“我在村委工作十几年了,因为征地,今年的纠纷比往年多出不少,感谢你们来现场开庭调解,既解决纠纷,又给当地百姓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这是我们的工作,如果有纠纷,随时拔打我们法官的电话,我们一起做诉前联调工作”我们热情地答道。

随后,在王书记的欢送及在一家人的道谢中,我们开启返程之路。望着窗外的风景,回程的道路依旧曲折,像是起起伏伏的人生,也像这样错综复杂的案子。刚拿到案件时,法官通过诉状也只能看到表象,只有深入了解案件实情,才能抓住案件的症结所在,对症下策,案件才能案结事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如果不懂群众语言、不了解群众疾苦,不熟知群众诉求,就难以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近年来,平乐法院不断探索实质性化解纠纷的路径,“小事”不小看、“小案”不小办,说透“家长里短”,厘清“鸡毛蒜皮”。此外,做足审判延伸,靠前一步、多走一步,通过巡回审判、典型案例、普法宣传等举措,从情感上接近民众,想民众所想、懂民众所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价值、将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司法裁判的最高要求,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身边的闹心事、愁心事、烦心事。


 
责任编辑:秦学